原创

探秘dYdX:代币飞轮引领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04月17日,已超过 204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dYdX(Decentralized Yield Protocol)作为一种新兴的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平台,通过其代币飞轮和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正引领着区块链金融的未来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dYdX的代币飞轮和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揭示其背后的机制和影响,为您呈现一幅关于DeFi领域创新变革的全貌。

在DeFi领域蓬勃发展的今天,dYdX作为一家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以其独特的代币飞轮模式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代币飞轮是指通过激励机制,持有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代币,从而推动平台的发展和用户参与度。这种模式不仅激励了用户的持有和使用,还促进了平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例如,持有一定数量dYdX代币的用户可以享受更低的交易费率,获得更多的投票权,以及参与平台治理的机会。这种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用户参与和平台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DeFi市场的不断扩大,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种市场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提供各种资产的交易和流动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在dYdX平台上,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的发展也日益活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通过智能合约和自动化流动性提供者,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资产交易,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和收益最大化。这种无许可的长尾资产市场不仅提高了市场的效率,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收益空间。

在实际运作中,dYdX的代币飞轮和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比如,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用户的交易和投资决策,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需要不断加强。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dYdX平台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机制和规则,加强安全审计和风险控制,以确保用户资产的安全和平台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dYdX的代币飞轮和无许可长尾资产市场为DeFi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dYdX正在成为区块链金融领域的领军企业,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随着DeFi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dYdX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区块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和高效的金融服务。让我们共同期待dYdX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机遇,为区块链金融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DYDX 代币经济学的更新
在 v3 中, $DYDX 的主要 Utility 是获得手续费折扣,而在 v4 后, $DYDX 变成一个真实收入代币——质押者和验证者都可以获得以 USDC 支付的分红(100%的手续费收入,团队想要获得手续费收入,也需要质押 $DYDX )。同时,团队也在通过 $DYDX 激励来鼓励用户交易(交易挖矿)。

这个飞轮的发动机是 $DYDX 的价格,只有 $DYDX 的价格上涨,才会有足够的用户逐利在 dYdX 上进行交易,产生更多的手续费收入。

那么, 在这波大跌之后, $DYDX 还有机会吗?

我们可以从 dYdX Founder 的推文中看到一些端倪:

就在 4 月 7 日,Founder 提到,将会把国库的部分 $DYDX 质押,并用其收入来回购 $DYDX (P2)。

简单来说,项目方希望通过回购行为来利好代币价格。

2.定制化高性能去中心化交易所

v4 的升级对协议性能和用户成本的改善是肉眼可见的。

3.使用 Cosmos SDK 构建所带来的互操作性和组合性
第一,加入 Cosmos 生态的好处也不只是定制化应用链和代币经济学改善,Cosmos 生态的互操作性和组合性同样被 dYdX Chain 继承。

在 v4 上线之后,Cosmos 生态中的 LSD 协议基本都已经支持 $DYDX 的流动性质押。流动性质押的普及对 $DYDX 质押数据的增长和价格表现(LSD 协议将会用 $DYDX 质押收入 USDC 来回购 $DYDX)都有实质性好处。

第二,Noble 已经通过 CCTP 实现原生 USDC 在 dYdX Chain 的扩展,这也是 dYdX Chain 能够用 USDC 进行结算的基础。

在 dYdX 2024 路线图中,团队提到,他们将会重点关注三个主要领域:Permissionless Markets(无需可市场)、Core Trading Improvements(核心交易功能优化)和 UX/Onboarding Upgrades(用户体验/入门升级)。

就像我在 Vertex 文章中提到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被市场赋予的使命便是与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竞争,如果想要竞争,就需要更好的代币经济学和更好的产品,以及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所没有但市场又有所求的东西: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