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太坊:合并一年后的新征程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04月19日,已超过 203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合并一年后,以太坊这一领先的智能合约平台将迎来怎样的变革?在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太坊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不断探索创新。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和社区三个角度深入剖析,展望以太坊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角度
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领先平台,一直致力于提升性能和扩展性。合并将是以太坊未来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将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变为权益证明(PoS),以太坊将实现更高效的交易确认和更低的能源消耗。这一技术升级将为以太坊打开新的可能性,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太坊的Layer 2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壮大。ZK-Rollups和Optimistic Rollups等Layer 2扩展方案将帮助以太坊提升吞吐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随着EIP-1559和EIP-3541等提案的逐步实施,以太坊的Gas费用管理和网络效率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用户和开发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市场角度
以太坊作为市值最高的智能合约平台,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合并之后,以太坊的市场地位将更加稳固。随着DeFi、NFT和DAO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太坊将继续引领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潮流。

合并后的以太坊将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开发者和资金流入。以太坊2.0的推出将为生态系统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跨链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太坊将更好地与其他区块链网络实现互操作性,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体验。

社区角度
以太坊的社区一直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合并后,以太坊社区将更加团结。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社区之一,以太坊社区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

以太坊社区的自治治理将更加完善,社区成员将更多参与到平台的决策和治理中来。开发者社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更多优质的去中心化应用将涌现。同时,以太坊社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实现Web3.0的愿景不懈努力。

合并一年后的以太坊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革和社区的团结将共同推动以太坊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作为区块链行业的领先者,以太坊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为构建去中心化的数字经济做出更大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以太坊在未来的征程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能源消耗
在转变之前,以太坊使用与比特币相同的共识机制来验证链上交易:工作量证明(PoW)。它要求矿工们竞争解决复杂的数学方程,作为参与能源密集型过程的交换,矿工因此获得奖励。但当以太坊转向 PoS 时,这意味着验证者而不是矿工需要质押以太坊来确保网络安全,从而换取奖励。最显着的影响之一便是以太坊能源消耗的减少。加密碳评级研究所(Crypto Carbon Ratings Institute,CCRI)的一份报告指出,以太坊现在使用的能源比合并完成之前减少了约 99.99%,即以太坊网络的碳足迹减少了 99.99%。

加密货币因消耗大量能源而“扬名”于主流媒体。因此,包括 ESG 评级等环保相关因素都将是阻碍加密货币被采用的因素。由于对加密货币的环境问题,从贝莱德(BlackRock)到富达(Fidelity)等金融机构的加密货币举措也备受关注。而这次以太坊合并,使得这些反对的声音变得失去意义。

流动性质押
自以太坊合并以来,以太坊质押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根据 Dragonfly 数据分析师 @hildobby 在 Dune 上创建的 Dashboard 显示,当前以太坊存款合约中质押的 ETH 数量已超过 2696 万枚,质押率达 22.44%。

但以太坊升级后也引发了集中化和审查制度的担忧。这是因为人们担心验证网络交易的控制权可能会被孤立在少数人手中,无论是像交易所这样的公司还是让用户更容易聚集资金并获得质押奖励的项目。由于 Coinbase 曾资助一群 Tornado Cash 用户对美国财政部和 OFAC(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的诉讼,在以太坊合并之前,一些人特别担心 Coinbase 等交易所因美国对混币服务 Tornado Cash 的制裁而参与质押。由于担心中心化实体会审查交易以保持合规性,因此像 Lido Finance 这样的应用在去中心化方面成为更好的选择。

然而,Lido 现在约占所有质押 ETH 的 32.3%,它现在被认为是以太坊生态系统在去中心化方面的潜在弱点,这让一些社区成员感到担忧。他们说,Lido 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正在削弱整个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特征。

据 CoinGecko 数据,在流动性质押代币方面,STETH 表现突出,市值达 138 亿美元。而作为以太坊市值的第二大代币 Rocket Pool ETH (RETH),市值则为 9.12 亿美元。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