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人都说的比特币挖矿赚钱吗?比特币挖矿真的赚钱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07月07日,已超过 209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在当今数字货币风起云涌的时代,比特币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人们议论纷纷,谈论的焦点之一便是比特币挖矿是否真的能让人赚大钱。那么,比特币挖矿到底是金矿还是陷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首先,要理解比特币挖矿是否真的赚钱,我们需要了解比特币挖矿的基本原理。比特币挖矿是通过计算复杂的算法来确认交易,并将交易记录添加到区块链中的过程。挖矿者通过解决这些数学难题来竞争获得比特币作为奖励。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获取财富,但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

在过去,比特币挖矿确实是一项相对容易且利润丰厚的活动。早期参与者往往能够用普通电脑就挖到大量比特币,而当时比特币的价值相对较低。然而,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飙升和挖矿难度的增加,如今的比特币挖矿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比特币挖矿已经变得极其竞争激烈,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高昂的电力成本。挖矿难度的增加意味着普通个人很难通过自己的设备获得足够的比特币来盈利。许多人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昂贵的挖矿设备,却发现回报并不尽人意。这就像是一场赌博,可能赚大钱,也可能一无所获。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比特币挖矿持悲观态度。一些人认为,尽管挖矿环境变得艰难,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投入,依然有机会获得可观的收益。他们指出,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资产,其潜在价值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因此,对于长期持有比特币的人来说,挖矿也许并非唯一赚钱的途径,但却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除了技术和成本考量外,还有一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比特币挖矿是否真的赚钱,还取决于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数字货币市场波动剧烈,投资比特币挖矿就像是乘坐过山车,时而兴奋,时而惊险。只有那些敢于冒险、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比特币挖矿究竟是赚钱的捷径还是一场投资的陷阱,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要想在比特币挖矿中获得成功,除了拥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财力支持外,更需要一颗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比特币挖矿可能是一条通往财富的道路,但也可能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局。在决定是否参与比特币挖矿之前,务必谨慎考虑,量力而行,方能在这个数字世界中掘得属于自己的财富。

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

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里很多事情都需要大家一起决策。比如某天,村长需要全体村民一起决策今天中午村里的大食堂是包饺子还是擀面条。通常,我们能想到的方法就是投票----每个村民一票,少数服从多数。但是有些村民并不想在食堂吃饭,所以他可能就会把票送给别人,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不公平,在食堂吃饭的大多数人可能没有实现他们的愿望。

于是村长换了一种办法,他在10点50的时候,用大喇叭给全体村民广播:“大家来选择食堂中午是做饺子还是做面条,想来食堂吃饭的人,就去食堂门口推那个巨大的石头,到了11点整,石头被推到了大门东边,中午就吃饺子;推到了大门西边,中午就吃面条。”

于是想去食堂吃饭的人,就跑去推石头了。出力多的人群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出力少的人群也心甘情愿,因为村里一直都是这样的规矩。

这个故事讲了一种实现人群共识的方式,我们可以叫它“工作量证明机制”。利用出力的多少,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意愿。

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里,我们讲到了区块链系统能够让所有人的账本保持一致。这种让所有节点数据保持一致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共识机制。采用不同的共识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性能的共识效果,其最终目的都是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记录工作量证明,不可篡改,我们已经知道,在比特币系统中,记录交易是系统工作的基础方式。在比特币区块链系统中,区块是记录交易的最基本容器。在比特币(BTC)中目前区块大小限制为1MB,(前几天刚刚诞生了一种新的虚拟货币,叫做比特币现金——BCC,这个区块大小限制目前是8MB)。由于区块的大小有限制,因此每个区块所能容纳的交易数量也是有一定限制的。目前比特币系统规定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因此,矿工工作的方式实质上就是在10分钟内收集网上产生的所有交易,然后将交易填到一个区块里。这个区块大约如下表所示:

注意第一条,在任何区块里,第一条都是没有转出地址的,就是所谓的CoinBase(挖矿交易)。没有任何人付给矿工这笔钱,矿工只是理所应当的写上自己获得了12.5比特币。所有节点都认可矿工这样写,因此矿工就得到了挖矿收入。

不同的矿工在填写区块的时候,数据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矿工的第一条肯定不一样,矿工只会把挖矿收入转入自己的地址。所以矿工Michael的CoinBase是“Michael获得了12.5比特币”,矿工Nancy的CoinBase是“Nancy获得了12.5比特币”。

每一个矿工都把自己收集到的交易和自己该获得的收入填好了,那么,到底谁的记录才会被大家认可呢?比特币就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让矿工互相间竞争求解一个数学题,谁先解出来了,谁的区块就会被所有人认可。就好像开篇的故事讲的那个村子一样,每个矿工都在努力地推那个巨石,一旦石头把自己记录的那一页账目压住了,他就大喊一声,“我的工作量证明成功了,你们快来看!”全体矿工就都过来把那一页账目抄写一份,贴在自己账本的最后面,然后又开始新的记账过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账本一页一页的增加,账本越来越厚。

“中本聪”决定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时候,出发点是避免系统受到攻击。“中本聪”认为,如果一个攻击者想用搞乱账本的方式来进行攻击,那么他就需要足够的计算能力。也就是说,他要比大多数推石头的人的力量更大。这样,他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是换回的收益并不足以抵消成本,因此攻击者是没有攻击比特币系统的经济学动力的。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