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暗流:资源型城市的偷电挖矿现象揭秘
在当今数字化高度发展的社会,资源型城市或许并不只是繁华的象征,它们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暗流。偷电挖矿作为其中一个较为隐蔽却危害巨大的现象,正逐渐成为资源型城市的一大隐患。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中偷电挖矿高发的情况,揭示背后的真相和影响。
资源型城市本应是勤劳致富的象征,然而,一些人却在这里寻找着不那么光明的财富。偷电挖矿作为一种非法行为,已经在一些资源型城市中频频出现。通过盗取大量电力资源进行虚拟货币的挖掘,这种行为不仅对城市的电力供应构成威胁,也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在某些资源型城市中,偷电挖矿的现象愈演愈烈,成为当地居民和企业的头等威胁。以中国的比特币挖矿为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量电力进行挖矿活动,导致当地电力供应出现短缺,甚至引发电力事故。这种行为不仅令城市的电力成本飙升,也给城市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更令人担忧的是,偷电挖矿行为的高发地往往与城市的治安问题密不可分。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挖掘虚拟货币,会在城市的地下悄然进行,这不仅给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了损坏,也让城市的治安形势雪上加霜。城市的居民们在夜晚的街头,往往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城市的安宁被这些不法行为所侵蚀。
面对偷电挖矿现象的蔓延,资源型城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遏制这一趋势。加强电力监管,提高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这一现象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人意识到偷电挖矿的危害性,共同维护城市的和谐稳定。
总之,资源型城市的偷电挖矿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城市的正常运行,也对城市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唯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让资源型城市重焕光彩,成为人们向往的乐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共同努力,让每座资源型城市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个人矿工的艰难岁月
挖矿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一级市场,也是整个产业链条的上游产业。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需要由矿工处理并确认,随后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新的区块,并在完成记账后由系统给予矿工一定加密货币奖励,以此完成加密货币的发行。
早期加密货币的挖矿行为在普通个人电脑上即可完成。但随着区块链网络算力增加,挖矿难度随之水涨船高,此前常规的显卡已经难以满足挖矿需求,大算力的ASIC专业矿机成为矿工的必需装备。
为了获得更高的挖矿收益,矿工们开始追寻更高效的矿机。于是,算力更高且能耗更低的矿机不断由矿机厂商研制并投向市场,满足挖矿需求。大量新型矿机的出现,又进一步导致挖矿难度提升,使矿工期待更高效的矿机。
矿工们由此似乎被卷入了一场无止境的“装备竞赛”。
在这个过程中,比特大陆、嘉楠科技、亿邦国际等矿机生产厂商站上了加密货币产业链的食物链顶端。
挖矿产业也发展成为资本密集型活动,人人皆可参与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矿工的生存空间在矿池、矿场大行其道之时,不断遭受挤压,几乎难以为继。
2020年5月12日,比特币网络完成第三次减半,每个区块奖励从12.5枚比特币降到6.25枚。在币价与挖矿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半意味着矿工收益腰斩,矿机的回本周期翻倍。同时,减半加速了矿机设备更新换代,大量性能较差的矿机逼近关机价,最终被淘汰。那些无法更新矿机的小矿场和个人矿工日子变得更加难熬。
在矿机成本短期无法缩减之时,便宜的电力资源变得更加重要。当然,电价始终是矿业的风向标,也是矿工最大的支出之一。
与随季迁徙的候鸟一样,矿工一直也是随电价迁徙的流动大军。为了低廉的电价,矿工们不惜长途跋涉,远赴异国他乡。而对那些没有能力迁徙的个人矿工来说,铤而走险地盗电是更直接的选择。
盗电挖矿与比特币价格走势高度一致
矿工尤其是个人矿工盗电挖矿的案件在中国各地时有发生。
截止2020年6月10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比特币”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共检索到1278篇文书。其中与盗电挖矿相关的案件70起,占相关案件总数的5.48%。
- 本文标签: 币圈资讯 DAO 数字货币知识
- 本文链接: https://www.btcbca.com/article/2155
- 版权声明: 本文由黄昏信徒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