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智能电视变“矿机”:全球首例安卓挖矿蠕虫的警示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07月28日,已超过 190 天没有更新。若文章内的图片失效(无法正常加载),请留言反馈或直接联系我

在如今数字时代,智能设备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隐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最近,全球首次爆发的安卓挖矿蠕虫,将智能电视变成了“矿机”,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背后的技术原理、社会影响以及对未来网络安全的启示。

智能电视作为家庭娱乐的中心,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然而,随着其功能的增强,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安卓挖矿蠕虫的出现,无疑是这一隐患的集中体现。挖矿蠕虫是一种恶意软件,它通过感染设备,借用其计算能力进行加密货币挖矿。而安卓系统的开放性使得智能电视成为了黑客的“猎物”。一旦智能电视被感染,用户的设备将悄无声息地参与到挖矿过程中,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硬件损坏(交易要认准国际大站欧易,官网注册APP下载)。

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近年来加密货币的火爆。随着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价格的飙升,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挖矿获取收益。然而,挖矿所需的高昂电费和硬件成本,让很多普通用户望而却步。于是,一些黑客开始利用恶意软件,通过感染他人的设备进行挖矿,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犯罪模式。

具体来说,这种安卓挖矿蠕虫是如何运作的呢?它通常通过伪装成合法应用程序,诱导用户下载安装。一旦成功安装,蠕虫便开始在后台悄悄运行,利用智能电视的计算能力进行挖矿。这一过程对用户而言是完全透明的,用户并不会察觉到自己的设备正在被利用。而一旦设备被感染,用户可能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设备变慢、应用崩溃,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在某种程度上,这次事件也反映出智能家居设备在安全性方面的脆弱。许多用户在购买智能电视时,往往只关注其功能和价格,而忽视了安全性问题。这也导致不少设备在出厂时并未安装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给黑客留下了可乘之机。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智能电视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与之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却未能同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用户应当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首先,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其次,选择可信赖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下载安装应用。最后,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对设备进行全面扫描,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恶意软件。

与此同时,厂商也应加强对智能设备安全性的重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用户的安全需求,推出更为安全的产品。定期推送安全更新,提升设备的抗攻击能力,确保用户的设备不被恶意软件侵害。此外,厂商还应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让每个用户都能成为自己设备的“守护者”。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对网络安全的深思。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个人信息泄露、设备被攻击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日常生活,也对社会的整体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除了法律层面的保障,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学校、企业和社区应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综上所述,智能电视被挖矿蠕虫感染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享受智能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潜在的安全隐患。无论是用户、厂商还是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将愈加复杂,唯有不断学习与适应,才能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大门溜进的病毒

ADB是连接安卓设备与PC端的桥梁,可以让用户在电脑上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操作,是安卓系统为方便软件开发者提供的一种调试接口,一般情况下软件开发人员是通过启用USB调试选项来使用这种接口的。但事实上,这种接口可以直接绑定到网络端口上。一旦被绑定到网络端口,攻击者就可以在不借助物理接触的前提下,远程操作安卓设备。

5555 端口是安卓设备上 ADB调试接口的工作端口,正常状态下应该处于关闭状态,但未知原因导致部分设备错误的打开了该端口,ADB.Miner便通过这一端口入侵用户的手机。

360网络安全研究院监测发现,5555 端口上的扫描流量从2月3日下午15:00左右,开始达到日常数据的3倍,24:00左右到达10倍。这种异常现象,一般都预示着有新型的僵尸、蠕虫或新的网络事件出现,在进一步挖掘求证之后,360网络安全研究院发现了ADB.Miner蠕虫。

2016年8月全球首次大规模物联网攻击的“美国东海岸断网”事件,就是由360网络安全研究院的蜜罐系统首次监测发现的。360监测出现的网络流量异常,最终被证实是一个快速蔓延的僵尸网络Mirai。也正是由于这次事件的协助调查分析,案件告破后,360获得FBI的公开致谢。

智能电视也沦为“矿机”

2017年以来,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爆火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虚拟货币价格持续走高,因此引发了一阵“挖矿热”。除了常规的通过矿机挖矿外,还有一些人萌生了借助挖矿病毒闷声发大财的想法,也就是通过传播病毒,把普通用户的手机变成免费的“矿机”,最大限度降低挖矿成本。

360近期发布的《安卓平台挖矿木马研究报告》称:从2013年开始至2018年1月,360烽火实验室共捕获安卓平台挖矿木马1200余个。仅2018年1月,就捕获安卓平台挖矿木马近400个,占全部安卓平台挖矿类木马近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安卓平台的挖矿木马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而通过蠕虫式传播的挖矿恶意程序ADB.Miner,则大大提高了传播速度。

  1. ADB.Miner蠕虫摆脱了通过“短信息/垃圾邮件”等社交诱骗的传播方式,而是直接从ADB接口感染和传播。

  2. ADB接口功能相当丰富,其中文件上传功能及shell指令为蠕虫的繁殖和运行提供了便利。

  3. 在传播中,ADB.Miner复用了MIRAI中 SYN扫描模块的代码,试图加速对 5555 端口开放情况的探测过程,以便提高传播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MIRAI的代码第一次被用安卓设备上的恶意代码中。

360网络安全研究院监测发现,ADB.Miner蠕虫的传播速度大概在每12小时翻一倍,统计数据显示,2月4日12时大概看到有2700部设备被感染,而到当日午夜时这个数字已达到 5800。感染数字在2月5日15时左右达到7000后,已经维持了大约20小时不再上升,可以认为目前蠕虫已经度过了爆发期,进入平稳期。

避免成为挖矿劳工 360提供防御办法

一旦感染ADB.Miner,用户的安卓设备将变成“矿机”,内部大量资源被恶意占用,耗电量也会大幅上升,致使安卓设备卡慢、发烫。如果恶意程序在手机中持续不断地“挖矿”,用户手机电池极有可能损坏,造成手机报废。更值得注意的是,该恶意程序还具有root权限,存在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360网络安全研究院安全专家建议用户:

  1. 如果发现家中安卓设备出现发烫、卡慢的情况,及时查看并确保安卓设备的ADB调试处于关闭状态,可在设置-系统-开发者选项-网络ADB调试中查看;

2.尽量避免root手机;

3.避免下载安全性未知的应用;

4.使用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防范恶意程序。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