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PoS转回PoW?V神的影响力与社群传言
近期社群中涌现出大量关于以太坊从PoS转回PoW的言论,这一传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这一切似乎都与以太坊的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加密货币领域,以太坊一直以其创新性和发展前景备受瞩目。PoS(Proof of Stake)和PoW(Proof of Work)是两种不同的共识机制,分别代表着未来和过去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方向。PoS被认为是更环保、更高效的共识机制,而PoW则是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所采用的方式。那么,以太坊为何会考虑从PoS转回PoW呢?这其中是否有V神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解开这些谜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PoS和PoW这两种共识机制的不同之处。PoS是通过持有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来验证交易的机制,持币者可以通过抵押一部分代币来获得记账权。而PoW则是通过算力竞赛来验证交易,挖矿者需要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来获得记账权。PoS相对来说更节能环保,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疑虑;而PoW虽然安全性更高,但能源消耗较大。以太坊最初计划采用PoS共识机制,但近期的种种迹象表明可能会转向PoW,这引起了社群的热议。
关于以太坊转回PoW的传言,很大程度上源自社群的猜测和解读。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出于对PoS安全性的担忧,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更好地兼顾环保和效率。而V神作为以太坊的创始人和核心开发者,其言论和行动往往能左右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走向。因此,社群中对于V神是否支持以太坊转回PoW的猜测也愈发增加。
然而,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些传言。以太坊作为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平台,决策往往是通过社群的讨论和共识达成的。即使V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他也会尊重社群的意见和决定。因此,我们不妨耐心等待以太坊官方的表态,而不是过分猜测和传播未经证实的言论。
总的来说,以太坊PoS转回PoW的传言虽然激起了社群的热议,但我们仍需保持冷静和理性。加密货币世界瞬息万变,任何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和谨慎对待。无论最终以太坊选择了哪种共识机制,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健,为整个区块链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以太坊未来的发展,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消息来源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以太坊谣传要转回PoW的风声并非空穴来风,该消息的确是由联合创办人V神所发起,但实际上言论并非为直说「放弃PoS转为PoW」,而是当前的Layer2有些缺陷,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辅助。
在4/9香港Web3嘉年华中,Vitalik Buterin在DRK Lab主办的「Web3学者峰会2024」发表演讲,他认为当前的作为L2验证的关键点,零知识证明,ZK-SNARK的产生时间太费时,当前以太坊出块时间(slot)为12~13秒,而ZK-SNARK证明在当前PoS共识层/执行层生成的时间约需为20分钟,这大大的减少了以太坊的实时证明以及全域ZK-EVM等效性。
Vitalik提出了「并行化与聚合树」(Parallelization+aggregationtrees)的方式,通过额外硬件加速产生ZK证明,也不排除使用SNAR Kalgos(SNARK算法)与哈希提升效率、使用ASIC进行ZK硬件加速。
以太坊矿机回归?
与以太坊过去PoW不同的是,Vitalik所提的硬件加速并非是矿机提供「杂凑运算」来抢取记账权赚取以太坊,而仅仅是加速零知识证明的生成,而也没有提及零知识证明的奖励机制为何,因此就完全不能以「PoW回归」来这样命名,差别如下:
以太坊PoW计算出来的杂凑值实际上无任何意义,仅是为了抢夺以太坊记账权
零知识证明生成是对交易以及智能合约执行的交易打包进行「有效运算」,算出来的证明可以让每单位字元大小容纳更多交易、同时实现隐私与扩容性
但事实上Vitalik所提出来的方案以及逻辑并不是第一次被业界所提出,另一区块链Aleo所构建的解决方案也是使用类似的逻辑,但在Aleo对产生零知识证明一词用的是「挖矿」一词,这使得部分社群对此理解为V神将把以太坊回归PoW机制。
Aleo区块链机制是将零知识证明生成丢给PoW显卡与矿机执行有效根据不同交易类型,生成字元短,但可验证交易的零知识证明,而PoS层可以快速使用字元节小的证明,快速执行打包交易与生成区块,简单来说就是透过硬体来暴力压缩交易内容,并丢给PoS节点完成交易与智能合约的执行。
但以太坊会不会使用类似Aleo的机制发放以太坊奖励给产生零知识证明的矿工,当然还是未知数,当前也仅在理论研究的阶段。
以太坊困境:零知识证明产出效率低落
Vitalik Buterin一直以来都认定ZK-SNARK是解决区块链的三难问题(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三者不可同时兼容)的关键,但随着ZK相关Layer2效率低落,以太坊与Vitalik Buterin正寻求一些可以暂时过渡到可完美执行的ZK-SNARK实时证明的方案。
或许可以这么说,以太坊社群原本想说从PoW转型成PoS后,可以立即过度到ZK-SNARK快速生成的时代,但是事实证明是如此的演变路线过于理想与激进,因为零知识证明在产生上的确有其困难性,其产生时间若不够快,很难与短短的13秒的区块时间匹配上。
理想上以太坊需要将任意的智能合约代码与交易文字,转换成字元数极少的零知识证明,Layer2的转译节点相关开发人员,需要密码学相关的学者对于各类型的主流交易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涉及到闪电贷、无效交易、FlashBot等交易产生会更加复杂,这使得ZK-EVM的全域等效性一直受到挑战。
- 本文标签: 币圈资讯 比特币知识
- 本文链接: https://www.btcbca.com/article/485
- 版权声明: 本文由黄昏信徒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